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学生工作组共有教师6人,其中女教师4人,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66.7%。她们紧紧围绕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贯穿到学院办学治学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致力于打造具有上外金贸特色的“国际化、复合型、高水平、强实践”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她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学生管理、党团建设、就业工作、志愿服务、网络思政、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她们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扎实做好信息日报、人员追踪、危机排摸、教育引导和心理支撑工作,配合教学团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诠释着学生工作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和风采。

主要事迹
一、 强化党建引领,坚守为党育人——扎实深入开展思政党建工作
学院学生工作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向,在党建工作、思政教育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与学院“双一流”建设、内部综合治理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学生进行调研和谈心谈话。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和转正工作,举办学院第三期支部书记培训班和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组织集中研讨、主题观影、志愿服务、党建论坛、走访革命圣地等活动,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和内涵。戴迪萍老师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感悟红船初心,激励奋进精神”荣获校级基层党建工作优秀项目。
疫情期间,学生工作组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发布疫情相关通知公告,扎实做好信息日报、人员追踪、危机排摸、教育引导和心理支撑工作,确保工作零遗漏、无死角。开展“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主题教育活动,配合教学团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诠释着学生工作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和风采。
二、知人知性知情,牢记为国育才——做实做细做优学生事务工作
学院学生工作组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五四、国庆、进博会、校庆等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契机,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凝聚时代力量,弘扬五四精神”、“义务献血,爱的传递”、“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自我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讲座访谈、学科(文体)竞赛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学生活动,全力打造“华尔街经济文化节”、“致同杯”上海市商务案例分析大赛等学生活动品牌,全面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高度关注学生日常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妥善处理25起学生突发事件。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的工作新模式,指导学生团队精心打磨“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外金贸党建”两大微信公众平台,有效强化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鲜活性。本年度,在学生工作组的指导下,学院第十二年蝉联“上海市智力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团委学生会荣获校“明星学生会”荣誉称号,获“迎校庆70周年,师生合唱展演”二等奖等。
就业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组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和日常就业事务的基础上,她们立足学院专业实际,发动校友、合作单位、导师等多重力量,多方搜集就业需求信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举办校友招聘会搭建校企沟通新平台。特别是在今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影响,学院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工作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落实就业工作的各项要求,在已有传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线上就业指导咨询“精品化”,线上招聘信息推送“精准化”,线上就业管理服务“精细化”,各方力量通力合作,不畏艰难,打赢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就业攻坚战,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被评为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创业)。
三、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守正创新——稳步推进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学生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其素质要求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一年来,金贸学院学生工作组坚持从理论素养和日常管理两方面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帮助新人迅速成长。她们互帮互助、团结协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先后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党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上海市教卫党委党建课题,团市委课题,校青年干部课题。团队成员撰写的学生工作论文荣获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年学生工作协作会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青年干部课题论文评比二、三等奖等。



